回去后,杨郁离便把迎春叫了来,另叫凤姐去处置她那奶娘并奶嫂等人。
跟迎春说了,果然迎春咬着嘴唇,半日方道:“我原是想着奶娘自幼照顾我,她家里困难,拿些银钱就当是帮她了……”
杨郁离和声道:“你的心是好的,她们却未必领情。你如今也算是大姑娘了,有些道理我想着也要说与你知晓。她与你情分不浅,你愿意多关照她本没什么,可是,终归你是主子,她是奴仆。她们要是把这最根本的忘了,那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况且她们连你的首饰都能拿去卖,可见心里也没念着这份情分。过两年你也该嫁人了,在家时有我们替你操心,到时候却都得靠你自己。这主仆相处之道,你还需再仔细拿捏。说起来,你身边的几个丫头倒还是不错,知道护着你。但以后她们也大了,各自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对你的忠心可不是光靠这些年的情分就能维持的。”
司棋可不就是一个例子,对迎春忠心和感情都是有的,可碰上自己的情情爱爱就顾不得这个主人了。只是司棋本性不坏,并不需要如同这些人一般处理。毕竟杨郁离非本土人士,不觉着司棋和她表弟私定终身有多么不齿,就看二人最后能殉情,就叫她高看一眼了。
迎春低着头,眼圈有些红了。她自幼丧母,嫡母又是那样的性情,谁又跟她说过这些呢?就是祖母疼孙女,养在跟前,从没在衣食上有过亏待,但贾母毕竟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哪里顾得上和她们说这些?基本上也是她们在祖母跟前凑趣而已。
杨郁离见她把话听了进去,接着道:“现在天冷,等明年开春了,你就跟你琏二嫂子学着料理家事吧。”
迎春一惊,抬起了头。
杨郁离轻抚了下她的头发,“虽然繁琐了些,这些事情大家姑娘却是都需要学习的,将来你成了家才能立起来。”
因迎春的奶娘偷拿了些迎春的首饰出去典当变卖,杨郁离令人开了私库,选了些年轻姑娘的首饰给她。“这些先拿着,眼看就到年下了,到时候一并给你们姐妹多做些衣裳首饰。”
待迎春回去了,杨郁离又命人取了些碎银子给她们姐妹送去,让她们赏人用。自打那年过年时候开了这个例,杨郁离就一直实行着。原书中贾府姑娘们平日手里的银子太紧了,尤其是都没有亲娘贴补。至于赵姨娘,她不刮扯探春就谢天谢地了。
自打杨郁离过来,时不时便有宴请邀请,不过她懒得理会,大多都推了,特别是老神仙特意表达关切后更是几乎不大出门了,别人也只当她低调。其实不过是不愿理会,反正她立足的资本又不是这些应酬关系。
不过,这一日收到齐国公府上当家人三品威震将军陈瑞文的夫人周氏邀请,杨郁离琢磨了下,还是决定出席,为的就是带迎春和探春去见见世面。
这事杨郁离也奇怪过,为何红楼一书中,除却去赖家,这一帮子大家小姐就没出门做客过呢?简直太不正常。现在想来,终归是因为迎春、探春是庶出的,惜春又是东府的,王夫人不把她们放在心上。至于黛、宝钗,主人家的姑娘都不出门了,何况她们?尤其宝钗,王夫人既然给她定了宝,出不出门也就没太大的关系,况且宝钗的出身又差,在外面真正的贵族小姐圈子只怕也会被排斥。而黛,恐怕别人对她了解的越少,王夫人才越是放心,一个不被外人所熟悉的表小姐在贾府一角香消殒,对贾家的影响才是最好的。
说是嫡庶一般的待遇,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荣府没有嫡出的姑娘,所以显得好像贾家大气,对庶出女孩儿一样好。其实,所谓的好,还不只是在表面上,所得的东西一概是官中的,没有丝毫的补贴;日常的教导,不过就是跟着李纨做针黹,早年还有个先生,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先生也没有了,关于日常人际交往,从来没有人特意关照教导过,就连出门也只去王子腾家,在这一点上连湘云都不如。当然,也许在别人家看来,庶女这待遇也正常。
杨郁离把这件事告知贾母,贾母颇为意外,心想着她这儿媳妇心性还真是变了,以前她哪会把这几个孩子放在心上呢?不过都是面子情罢了。
有心叫黛一起去,便说:“齐国公府上跟咱们是老交情了,不如把宝钗、黛一并带着。”
杨郁离笑道:“说句老实话,林丫头和宝丫头这般出色,我也是想带着她们去。只是想着,从前我一位姑娘都没带过,这下带这么多倒是不太方便。尤其,林丫头出孝不久。不若我先带着二丫头、三丫头去探探路,过年的时候着她们与常来常往的夫人们见过了,再带她们出去更方便。”
贾母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到底是亲戚,贸然带出去也是不便。
“还是你考虑的周到,就这么办吧。”
齐国公府和贾府确实是老交情了,只是这些年来四王威风犹在,八公却都渐渐萧条了。除了一些重大节日,日常来往并不多。关于荣府的情况,在这些人家也算是个笑话。承爵的大房住在偏院,二房却占了正房,连带着大房唯一的儿子也跟着叔叔婶娘过活。过去没少明里暗里冷嘲热讽的,但自从有了老神仙这一出,这些言论都渐渐不见了,众人转而说起王夫人出身高贵、邢夫人太小家子气管不了家。就连贾琏夫妻,也是因为婶娘心胸宽广,才让侄子媳妇帮着管家。
这一次周夫人递了帖子来邀请,也没想着杨郁离能来,毕竟她都好久不出门了。得到荣国府的回信,周夫人很是高兴。现在的京城表面上看平静无波,老神仙也许久不出现了,但大家都知道无数双眼睛都盯着荣宁两府呢。一年多来,两府的变化也被人看在眼里。都说,贾家是得了大造化。
到了这一日,齐国公府热闹非凡。夫人们大多带着家中适龄的小姐,莺声燕语,花团锦簇,让萧条的冬日也变得生气勃□□来。
陈瑞文的老母亲尚在,杨郁离带着迎春、探春见了礼,就被她热情地让了座。
“说起来,我也有日子没有见过你啦,你家老太太可好?”
又拉着迎春、探春连声夸赞:“好齐整的孩子,真叫我喜欢的了不得。”
早有人捧上备好的表礼,迎春、探春得了杨郁离的首肯道谢收了。
因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迎春、探春,所以这一日二人颇得了些礼物。杨郁离自然也给出去不少。
姑娘们见过长辈都被让到一旁的厢房里由陈瑞文的嫡女陈四姑娘招待。一屋子十来位姑娘,有熟的有不熟的,三三两两凑在一处说话。探春生性机敏,很快与人打成一片,迎春不善言辞,见到有两位姑娘下棋,她便坐在一旁观棋。因她性情柔和,毫无争强好胜之心,倒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待得席终人散,杨郁离歪在车里,跟迎探二人说起闲话,迎春笑意温柔:“头一回见这么多人,着实有些慌张,好在大家都很和气。”
探春不禁暗暗叹气,她这堂姐与世无争,自然是看不出平静表面下的暗潮汹涌。得亏了大姐姐比她们都大了许多,惜春是东府的,宝钗黛二人是亲戚,要不然,她们二人的出身除了尴尬还是尴尬。比如今天,在面上,都是从小精心教养的大家闺秀,谁也不至于失了脸面。可各自的小圈子还是能看出端倪,大多是嫡女一处,庶女一堆,她和迎春,概因家里没有适龄的嫡出女儿才有这般的待遇。只是这话,她也不好说给杨郁离听,只笑道:“不过我看了这些姑娘,总没比得上宝姐姐和林姐姐的。”
随着车辙的前进,杨郁离难得觉得有些懒懒的,笑向她二人道:“我见的人总比你们多了,黛宝钗确实是极为出类拔萃的。不说她们,就是你们姐妹三个也都是十分难得的。”
见二人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接着道:“如今,你们四妹妹还太小,不适合出来走动。只怕她还是会好奇外面的事情,你们今日得了不少东西,不妨挑拣一两样出来,哄哄她开心。”
二人都道:“太太说得是。”
回府后,迎春拿了一个手串、探春挑了一个戒指,都叫人给惜春送了过去。
果然,见了迎探二人给她的东西惜春高兴得了不得,拿着往贾母那里献宝。贾母见她们姊妹和睦也是高兴。
宝本来就是人来疯,见此,也跑去跟迎探二人要东西。惹得贾母一顿笑骂:“你成日家出去,也没见给姐姐妹妹带回来什么,这才头一糟姐妹们出去,就不忘了要东西。”
宝被说得直往贾母身上腻。众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探春索性把所有东西都拿了出来,让众人都挑上一件。迎春随即也拿了出来。
贾母见此更是高兴,“虽然两个丫头有些可怜,不过这确是大家姑娘的风范。”
说完终究让鸳鸯取了些戒指腕珠补给迎春二人。
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日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