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流小说

37. 第37章 后来……

章家两年前曾领兵渡江北伐,原本战事还算顺利,却赶上今年连涝带旱,粮草短缺,只得暂时退兵。

梁家上书,直指章家带兵不力,要求其归还兵权,由梁家人取而代之。

章家如何能忍,自是不依。

梁家却依此称他们有不臣之心,有意拥兵自重,甚至怀疑他们与北方蛮族勾结。

章家反将一军,直指梁家狼子野心,有意做第二个“齐家”,甚至意欲更进一步,毕竟当初齐家可没有兵权,只养着些私兵。

两家在朝堂上争执不休,圣上犹自旁观。

九月初九,马文才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重阳节。

章家与梁家还在斗法,马家与祝家悄然建立了初步联盟。

然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圣上驾崩。

这一位皇帝是南迁时,许多世家尽力保护下来的唯一一个嫡系皇室血脉,尚且年轻,也未曾有子嗣。驾崩的原因,说起来却叫人哭笑不得。

后宫争宠。

皇帝在后宫中曾笑言一位妃子不如另一位年纪轻、颜色好。那个妃子心中记恨,竟趁皇帝在她宫内睡着时,叫宫女一起用被子将他捂死了。

且不说这弑君的后妃要如何处置,梁家趁机扶持了皇帝的一位年幼的堂弟登位,自己摄政。

章家虽极力反对,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兵将在外,城内势力却比不过梁家。

梁家在小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从小皇帝那里发了一道圣旨,派梁家出兵剿灭章家所领的“叛军”。

两家在江畔短兵相接,打得比齐宋两家时更凶狠,完全是一副你死我亡的架势。

小皇帝不懂政事,梁家忙于对付章家,朝堂中再起暗涌,许多世家便也想做第二个“梁家”,坐收渔利。

祝家见情势即将彻底混乱,便决定趁此机会立即启程,同马太守一家向西迁入蜀地。

马文才骑在马上,身着轻巧铠甲,腰间挂着一柄长刀。

在他右手边,祝英台同样骑着马。经过长途跋涉,他皮肤晒黑了些,人也更精瘦,脸上的肉都少了,显得格外锐利,如同出鞘的宝剑。

他们两人身后是一队兵,大多是祝家分散藏起的私兵,还有些是自救会的同窗。

他们一路沿着江岸前行,江中是载有祝家族人和马太守家妇孺老弱的舟船。

除了马文才、祝英台所领队伍外,还另有五支与之相似的队伍。六队人马兵分两路,分别沿江南北两岸行动,前有探路,中有接应,后有支援,一路护送江中船只。

这一路来,他们并未遇到过军队,更多的是些居无定所的流民,和各类匪徒。

脚下的路一转,走在他们之前的队伍停在路边,这是抵达蜀郡前的最后一个码头,所有人均在这里集结。

休整了约半个时辰,远处有马蹄和车轮的声音传来,正是前来迎接的马家队伍。

马子明与带队人简单寒暄,重整编队再次出发。

五日后,翻过又一座山,踏出山脚密林,一座城门出现在远处。

马文才与祝英台相识一笑,双腿一夹马身,向前行去。

一年后。

梁、章两家率先引燃的战火已经席卷整个江南腹地,世家几乎无一幸免,或主动或被动,加入到乱战之中。

小皇帝长了一岁,仍是小皇帝,似乎超然于混乱之外,从无任何动静。

蜀郡,祝家站稳了脚跟,与马家的合也果然愉快。

马家虽然将蜀地尽掌于手中,却一直未获兵权,只有少许家族私兵。而祝家,竟在安顿下来后,又不知从哪里带来了数千精兵。这支队伍亦全然听命于祝家。

两家一家主政、一家主军,通力合,将蜀地打造得如同铁桶。

梁山伯也在这一年加了冠,与祝英玖定了亲。

其实,祝家与梁家早先便有意叫两人先行订亲,梁山伯却不愿叫祝英玖委身下嫁,于是花了近一年时间在军中打拼,总算有所成就,更配得上祝家小姐。

马文才观礼时忍不住想,这世界总算还是有些梁祝传说的影子,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九妹相识相爱,只不过没有他在其中横插一棒,两人顺利定亲。

祝英台见他出神,以为他也想有个正式的成亲仪式。他回去后便同两家长辈商量,在梁祝定亲后不久,与马文才也成了亲。

仪式不大,除了家人和亲近的友人,他们也没有邀请其他宾客。

但马文才仍旧感慨,自己何其幸运。

两年后。

江南战火绵延,蜀地终究不得全然避开。

马文才抓破脑袋,想了许多城防的武器,将所有外敌挡在城墙之外。

城内,他亦琢磨了些新的主意,叫政风为之一肃,其中也少不了从现代学去的平衡监督之法。众人说起他来,也慢慢的不再是马子明的小儿子,也少有人相信,他曾经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

祝英台亦在军中效力,他功夫不错,处事圆滑,带着自己的队伍也立过几次功劳。

两人一文一武,配合更加默契。

五年后。

马文远又生了个儿子,主动过继给了马文才。

祝英台也从他的兄长那里过继了一个男孩。

两个从未养过小孩儿,当起父亲却颇有一套。

祝英台带了妹妹许多年,而马文才也一直喜欢小琛儿。

一家四口和乐融融,江南却几乎被摧毁殆尽。

常年的战争,让小弱的世家几乎消失,残存的也都依附于较大的世家。然而即便是最大的世家,也都丧失了大半的战力,江南竟维持起了平衡。

小皇帝长成了少年皇帝,他依旧极少露面,时常叫人想不起他的存在。

祝英台逗弄着小儿子,问马文才:“你以前曾说过的‘议会’,是个什么样子?”

十年后。

都城城门大开,万人空巷,祝家军班师回朝,沿路都有百姓欢呼。

少年皇帝微笑着站在宫门前,准备嘉奖此次北伐大胜的兵将。

他想起几年前,都城里走过的军队数不胜数,只叫百姓惧怕憎恶。那时的自己顶着个皇帝的名头,每天都担心会不会有世家拥戴起另一位皇室血脉,而将自己杀死。

直到那天,祝英台与马文才带着近半车的卷轴进宫见他。

祝马二家横空出世,那时候,江南争锋多年的世家已然失去了一拼之力,但那两人却没有趁此机会扫平天下。

他们将犹有些实力残存的世家召集至一处,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如今朝廷重建,朝堂上除了各地世家之首外,又有百姓推选之寒门监督,二者之间互有对抗,恰好让彼此均不敢妄为。

至于他,这个皇帝当得轻松许多,每日里看各地世家斗斗嘴,与寒门监督互相抱怨却又不得不联合,着实有趣。

不过有时他也会想,能有如此大胸怀想出如今之计的两个青年现在如何了。

蜀地,某座庄子,某间小院。

“阿父,阿父,姑姑和姑爹来啦!”

一个圆滚滚的小童跑进院子里。

一个圆脸青年将他抱起来,看向进门的两个人,道:“英玖,处仁,快进来。”

处仁是梁山伯加冠时所得的字。

祝英玖吸了吸鼻子,笑道:“阿兄,今儿是吃火锅吧?”

祝英台点点头,见梁山伯苦着脸,大笑道:“处仁,不必担心,今日特地做了清汤的底。”

梁山伯立刻松了一口气,正巧叫出了屋门的马文才看到。

“都这么多年了,你竟然还是吃不惯辣。”

马文才无奈摇了摇头,晃了晃偎在自己手边的儿子,柔声道:“乖儿,可见礼了?”

这个孩子似乎有些害羞,微红着小脸向祝英玖与梁山伯问安。

祝英台怀中的男童扭着身子窜下来,跑到马文才身边,道:“爹爹,爹爹,我带阿弟玩。”

马文才点点头,道:“别出了院子,待会儿就用饭了。”

“晓得了,爹爹!”

“谢谢阿父。”

两个小孩儿手拉着手跑到院子一角,不知是去玩什么了。

祝英台也拉住马文才的手,小声嘀咕:“咱们小儿子怎么这么腼腆,不像你啊。”

马文才胳膊肘轻轻捣了捣祝英台,道:“咱们大儿子倒是挺像你的,一张圆脸。”

祝英台也不恼,捂着肚子装痛。

马文才失笑,只得在他脸上亲了亲。

天气正好,不知何处传来清淡花香,鸟鸣清脆,与童言稚语交汇,似能传上云霄。

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第一时间更新《[梁祝]英台大大带我飞》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穿时空的女将军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我靠好运壮大家族表妹不欲攀高枝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诱梦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我是主母,也是孟婆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寻找轮回的你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折红鸾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谬接瑶华枝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悍女麴凰驭龙婿三魂七魄归位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