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流小说

第四十九章 兵部尚书的苦衷

解光伦心里很是紧张,生怕林念不待见他。

因为他自我感觉,在林念被关的时候,他没有站出来说话,为林念开脱,内心很是自责。

可实际上,林念压根没当回事儿,看到解光伦进门,笑吟吟的招呼道:“解大人,您来了,快请进,请进。”

解光伦内心胆战心惊,面对林念的邀请,他感觉有些面上挂不住,便小声道:“林世子,我向您道歉,您出事的时候,我没帮上什么忙。”

林念一头雾水的看着解光伦,再看看他这小心又拘谨的样子,不禁笑了。

这家伙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便的如此谨小慎微。

林念总感觉不正常,或许是因为解光伦经常被永延帝训话,所以才这样的?

而这一幕,则让身后的程铁懿看的目瞪口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朝廷的三品大官,会在林念面前说话如此低声下气。

他寻思着他的身份和林念差别也不算特别大啊。

林念是异性王之子,他是国公之子,看起来是差一个等级,可差距也不至于这么大吧?

程铁懿不知道是,林念之前可是帮解光伦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在他瞠目结舌,想不明白的时候,林念已经邀请解光伦坐下。

“呵呵,解大人,你多虑了,我林念做人对朋友可没这么小心眼,谢大人能到这个职位不容易,若是因为我而丢了官职,我内心可真过意不去,况且你我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提升,现在不也是没事了么?解大人不必自责。”

听到林念这番话,解光伦内心着实安定下来。

于他而言,身为兵部尚书,正三品的官职,已经算是爬到了普通人无法触及的顶峰,毫不夸张而言,真的是跺跺脚,地面都得抖三抖的情况。

讲真的他完全不必这么小心谨慎。

但偏偏,他的这个官职与他的背景并不相符……

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展示他位置的不可撼动性。

所以只能谨言慎行,以确保自身能够稳扎稳打。

别人不理解他,觉得他这个三品官是最怂的大官。

可在他看来,兴许只有怂一点,紧紧地抱着陛下的大腿,才能在当朝站的更久。

双方立场不同,自然很难理解对方的苦衷。

解光伦现在可太羡慕林念了,身份,背景,单拎出来一样,都是他此生无法触及的。

“林世子,多谢多谢,本官有个不情之请,上次林世子您说的话,陛下很赏识,但有些问题本官还是毫无头绪,林世子可否讲明?”

解光伦问道。

躲在他们两人身后的程铁懿,此刻悄悄的竖起耳朵。

兵部尚书和林念聊的,无外乎当时林念所作的‘何以镇北疆’,而他程铁懿最向往的也是骑马打仗立军功。

合理对接了!他竖起耳朵静静的听。

“铁懿,麻烦你沏一壶茶水。”林念笑呵呵的说道。

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解光伦的态度都放的这么低,林念还真不好拒绝。

这提心吊胆的兵部尚书,还真是头一遭见到。

解光伦一听,顿时呆了一下:“铁懿?敢问是宿国公长子,程铁懿?”

“不错,是俺。”

“失敬,失敬!”

解光伦连连说道。

程铁懿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欢快的去沏茶。

“解大人,咱能不能硬气一点,你好歹也是三品大官啊。”

这一幕,让林念苦笑,他都有点看不下去。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并不是林念想独占他对自己的问好,而是林念感觉他对所有人都是如此问好。

是不是待会儿再进来一个手下,他也得问好一下。

这严重不符合他的身份啊,林念提醒一句。

解光伦苦笑连连:“京城水太深,我把握不住,让林世子见笑了。”

“您说的这个毛病,我也很想改,但这么些年过去,已经习惯了,虽然心里也不好受,但人家的背景就是比我好,那我又能怎么样呢?”

“林世子,您说着官当多大才算大啊?”

林念实在是听不下去,直接道:“做人不要妄自菲薄,陛下让你做兵部尚书是信任你的能力,不是像看你在溜须拍马,你觉得你这样对谁都讨好,别人就会好好待你?殊不知你越是这样讨好,别人就越觉得你不行,你这么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你看看朝中

有多少人能高看你一眼?”

解光伦顿时说不上

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古代当王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春枝缠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宋小农民继兄不善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倒拔三国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明末:边军不退朕,剩者为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在水浒做奸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臭县令朕怀孕了清末土司王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HP)Forgive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乱世种田日常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唐小说家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玄天宗修行记事谍海无名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金玉满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