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流小说

分节阅读 309

《血腥的盛唐》转载请注明来源: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

破四大五蕴,出离三界六道,最终证得不生不灭的慧命法身,还是回到那熙熙攘攘的俗世,做一个中兴李唐、弘传圣教的人间王者和护法天子

沙弥琼俊最后收起了笑容。

黄檗禅师看见一道锐利的光芒从沙弥琼俊的眸中激射而出,同时他也听到了答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波涛。”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春天,武宗李瀍病危,朝野人心惶惶。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光王回到了长安。

这个命运多蹇、九死一生的光王,这个早已被世人遗忘得一干二净的光王,终于在宦官仇公武等人的簇拥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长安。

这一年暮春,光王李怡忽然就成了皇太叔李忱。

所有人都知道,李瀍一旦晏驾,这个皇太叔李忱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的大唐天子。可是,让人们满怀错愕的是,天子李瀍自己有五个儿子,李唐宗室也还有几十个智力健全的亲王,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成为储君,而偏偏是由这个智力残障人士入继大统呢难道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傻子光叔摇身一变,成为金銮殿上的真龙天子吗

这也太不靠谱了。

在帝国命运的转折点上,历史佬儿竟然跟大唐臣民们开了一个如此荒谬的玩笑,真是让人气结。

不过,朝野上下的人们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因为他们终于想起这个傻子光叔是宦官拥立的。

宦官们需要的,本来就是一个傀儡一个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的窝囊废和应声虫。既然如此,光王当然就是不二人选。试问,在李瀍的五个儿子中,在李唐宗室的诸多亲王中,还能有谁,比这个傻子光叔更适合充当傀儡呢

在皇太叔李忱接见文武百官的仪式上,宦官仇公武的脸上一直荡漾着一个笑容,一个心花怒放的笑容。

是的,他有理由这么笑。

因为好几年前他就知道,自己从臭气熏天的宫厕中捞出的绝不是一个废物,而是一块举足轻重的政治筹码,一个具有高度利用价值的天子胚胎。所以,他甘愿冒着杀头的危险去把他捞出来,甘愿提着脑袋去赌明天。

试问,这样的胆识和魄力,满朝文武又有几人具备呢

既然你们都没有这种远见卓识,更不敢提着脑袋赌明天,那么此时此刻,你们又有什么资格怪我仇某人笑得这么露骨、这么灿烂、这么自得和张狂呢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当李忱以储君的身份开始接手军国大事,仇公武的笑容就在脸上逐渐凝结了。

因为,这个由他一手扶立的傻子突然间就变了,变得让他感觉无比陌生。

过去那种自闭木讷的神情、空洞散乱的目光、怯懦萎靡的状态,全部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威严而自信的脸庞,一双睿智而深邃的目光,以及沉着有力的言谈和大气雍容的举止,看上去不但和从前的光王判若两人,而且根本不像是一个尚未正式即位的储君,更像是一位御极已久的成熟帝王。

仇公武始而诧异,继而困惑,终而震惊。

难道,这才是光王的本来面目难道这三十七年来,他一直在倚傻卖傻、忍辱负重,就为了今天的这一刻

直到此时,仇公武才恍然大悟,当初武宗李瀍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把这个傻子光叔置于死地,就是因为早已看穿了光王的本来面目。

然而,现在明白已经太晚了。

因为木已成舟,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

宦官仇公武只能将错就错、听天由命了。他只能无奈而悲哀地看着自己精心饲养的金丝雀,突然间挣破鸟笼,直飞蓝天,变成一只搏击长空、睥睨天下的苍鹰

看着金銮殿上那个脱胎换骨的傻子光叔,满朝文武的讶异程度丝毫也不亚于仇公武。

不过,人们并没有感到悲哀和无奈,而是感到由衷的庆幸。

因为他们知道,这三十七年来,所有人都看错了这个光王。

所以他们相信一个历经磨难而又百折不挠的人,一个遍尝人间疾苦而又不坠青云之志的人,一旦君临天下,必然也会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为的帝王。

山河长在掌中看

不出人们所料,新君李忱一即位,就施展了一系列雷霆手段,开始全面清算会昌政治。隐忍了大半生的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将武宗李炎所建立的一切彻底推翻。

首当其冲者,就是武宗一朝的代表人物李德裕及其党人。

正式执政的第二天,李忱就罢免了李德裕;第四天,他又把李党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工部尚书兼盐铁转运使薛元赏贬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同日,薛元赏的弟弟、京兆少尹薛元龟也被贬为崖州司户。

四月底,道士赵归真、轩辕集等人均被杖死或流放岭南。

五月初五,李忱宣布大赦天下,同时开始全面恢复佛教的地位。同日,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白敏中入相。随后,白敏中便在新天子的支持下,开始不遗余力地打击李德裕及其党人。

第二年正月,新君李忱改元“大中”。

这个年号,将伴随宣宗李忱和大唐帝国走过十三年的岁月。而这十三年,将是黯淡无光的晚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抹辉煌。

后人将这个时代誉为“大中之治”,也有人称其为“小贞观”。

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八月初三,武宗朝的另一位宰相李回被贬出朝廷,外放为西川节度使。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正月初五,右补阙丁柔立上疏为李德裕喊冤,旋即被贬为南阳县尉。

正月二十四日,西川节度使李回再贬为湖南观察使;同日,桂州观察使郑亚也被视为李党成员,坐贬循州刺史。

正月二十八日,中书舍人崔碬受到指控,称其在撰写李德裕的贬谪诏书时有意搪塞,没有写出李德裕的全部罪行,被贬端州今广东肇庆市刺史。

同年五月,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与刑部侍郎、盐铁转运使马植一同入相。

九月,湖南观察使李回再贬为贺州今广西贺县刺史。

至此,宣宗李忱基本上完成了对李党的清洗,用行动全盘否定了会昌政治,同时完成了对中枢政治的换血,建立了自己的宰执班子。

一张白纸铺开了。

接下来,宣宗李忱终于可以放手描绘属于自己的时代画卷了。

后人之所以把大中时代誉为“小贞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宣宗李忱时时刻刻把太宗李世民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立志成为一个自律和勤政的明君。

登基不久,李忱便命人把贞观政要书写在屏风上,每天政务之余,便站在屏风前逐字逐句地阅读。此外,他还命翰林学士令狐綯每天朗读太宗所撰的金镜给他听,凡是听到重要的地方,便让令狐綯停下来,说:“若欲天下太平,当以此言为首要。”

还有一件事,也足以证明宣宗的勤政确实非一般君主可比。

二月的一天,宣宗忽然对令狐綯说:“朕想知道文武百官的姓名和官秩。”

百官人数多如牛毛,天子如何认得过来

令狐綯很为难,只好据实禀报:“六品以下,官职低微,数目众多,都由吏部授职,臣手上也没有材料;只有五品以上,才是由宰执提名,然后制诏宣授,各有簿籍及册命,称为具员。”

随后,宣宗便命宰相编了五卷本的具员御览,放在案头时时翻阅。

勤政的君主总是喜欢事必躬亲,并且总能明察秋毫,宣宗李忱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有一次他到北苑打猎,遇到一个樵夫。李忱问他的县籍,那人回说是泾阳人,李忱就问他县官是谁,樵夫答:“李行言。”

李忱又问:“政事治理得如何”

樵夫道:“此人不善通融,甚为固执。”

李忱一听就来了兴趣,让樵夫说说原委。樵夫答:“李行言曾经抓了几个强盗,这些强盗跟北司的禁军有些交情,北司就点名要他放人,李行言不但不放,还把他们杀了。”

李忱听完,一言不发,回宫后就把此事和李行言的名字记了下来,钉在了柱子上。

事情过去一个多月后,恰逢李行言升任海州刺史,入朝谢恩,宣宗就赐给他金鱼袋和紫衣。

有唐一代,这象征着极大的荣宠,尤其在宣宗一朝,这样的赏赐更是绝无仅有。李行言顿时受宠若惊,却又百思不解。

宣宗说:“知道你为什么能穿上紫衣吗”李行言诚惶诚恐地说不知道,宣宗就命人取下殿柱上的帖子给他看。

李行言一看,在深感庆幸的同时,不免也有一丝后怕。假如他当初在宦官的压力下把强盗放了,那么今天等待他的就不是升官受赏,而是贬谪流放了。

还有一次,宣宗到渭水狩猎,路过一处佛祠,看见醴泉县的一些父老聚集在堂中设斋祷祝,祈求任期已满的醴泉县令李君奭能够留任。宣宗当即将这个县令的名字默记在心。过后,怀州刺史出缺,宣宗遂亲笔写给宰相一张条子,将此职授予李君奭。宰相们愕然良久,不知道一个区区的醴泉县令何以竟能上达天听,得到皇帝的青睐。随后,李君奭入朝谢恩,天子将此事一说,宰相们才恍然大悟。

久而久之,朝臣们就明白了,皇上表面上是在狩猎出巡,其实真正目的是要深入民间,掌握民情,并实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

但是,天下之大,宣宗不可能全部走遍。为此,他特意想了个办法,密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民生利弊编为一册,专门供他阅览。

天子将其命名为处分语。此事除了韦澳之外无人知晓。

不久,邓州刺史薛弘宗入朝奏事,下殿后忍不住对韦澳说:“皇上对本州事务了解和熟悉的程度,真是令人惊叹啊”韦澳略试探,果不其然,天子掌握的资料正是出于处分语。

在这种目光如炬、明察秋毫的天子面前,如果有人心存侥幸,那他就要遭殃了。

有一次,度支在奏疏中把“渍污帛”被水浸湿污染的布帛中的“渍”写成了“清”,枢密承旨孙隐中一看,随手就把那个错字的笔画改了过来。

在孙隐中而言,这只是一个下意识的举动,何况这么微小的细节,皇帝肯定也不会发现。不料,宣宗一拿到奏疏,一眼就看见了那个被涂改过的字,顿时勃然大怒,下令追查涂改奏疏的人。随后,孙隐中便以“擅改奏章”的罪名遭到了处罚。

还有一次,新任的建州今福建建瓯市刺史于延陵赴任前入朝辞行。宣宗问他:“建州距京师多远”于延陵答:“八千里。”

宣宗说:“你到任之后,为政的善恶我都会了如指掌。不要以为那地方远在天边,这阶前就可直通万里,你明白吗”

于延陵当即吓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宣宗安慰了他几句,就让他上路了。

于延陵赴任后,或许是把天子的告诫忘了,或许是不相信天子真有那么神,总之政绩并不理想。没多久,于延陵就被贬为复州今湖北天门市司马。他懊悔不迭,没想到宣宗根本就不是在吓唬他,他在建州的一举一动果然没能逃脱天子的法眼。

宣宗李忱的事必躬亲还不仅仅体现在治理朝政上,就连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事务也是如此。宫中负责洒扫的那些杂役,李忱只要见过一面,就能记住他们的姓名和各自的职能。所以,不管宫中要做什么事、派什么活,天子往往随口就能点名让人去干,而且每次派任都毫无差错,让宫中的宦官和差役们咋舌不已。

在宣宗李忱十三年的帝王生涯中,这种事情可谓不胜枚举。他几乎要用尽全力把整个天下置于掌中,不论事情巨细。

一个普通人,要想做到凡事亲历亲为并且毫无差池,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可身为日理万机的皇帝,宣宗李忱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许多年前,当宣宗还是一个小沙弥的时候,就曾在江西的百丈山留下了这么一首诗: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山河长在掌中看。

这是何等宏大的气魄,何等豪迈的胸襟,何等高远的志向

除了表明他不同凡响的境界之外,李忱的这句诗,仿佛也为他日后种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勤政表现了最形象的注解。

他似乎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山河长在掌中看”绝不是一种凌空蹈虚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施政手段。

当然,前提是你有成为明君的意志和决心。

大中之治:最后一抹辉煌

宣宗一朝,原本甚嚣尘上的朋党之争终于渐次消歇,偃旗息鼓了,其原因除了两党的党魁相继离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宣宗李忱拥有高超的驭臣之术。

关于宣宗驾驭百官的心机和手腕,还要从大中初年一个宰相的际遇讲起。

这个宰相叫马植,于大中二年五月入相,本来干得好好的,可到了大中四年四月,却突然被贬出了朝廷,外放为天平节度使。此次贬谪事前毫无征兆,令满朝文武都大惑不解。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是一条腰带惹的祸。

准确地说,是一条宝腰带。

这条腰带是御用物品,天子在不久前把它赏赐给了左军中尉马元贽。众所

王觉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表妹不欲攀高枝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诱梦谬接瑶华枝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落在荒年崽崽很闲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这个修仙过于日常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姝宠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折红鸾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穿时空的女将军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