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退婚流小说tuihun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挑完衣料,过了几天,杨郁离又让五个姑娘并凤姐挑首饰头面样子,都是京城最大的银楼这两年里最受富贵人家喜爱的。这些俱是杨郁离的私库所出。贾母听说了,也兴冲冲让人开了箱子,让姑娘们来挑首饰。
过了腊月二十,府里的年味更浓了。姑娘们的衣裳首饰也都做好了。虽然身为大家小姐,很是见识过些好东西,但还是那句话,因没有人贴补,三春贵重的首饰其实不多。而黛,她来贾府的时候尚小,又在孝中,带的也是不多。因此除却宝钗兴趣缺缺外,几人都是分外开心。
侍书捧着一盒子首饰,翠墨则挨件看新的衣裳。二人皆是不住赞叹,“太太可真是疼姑娘们,我听人说,每位姑娘的东西都不下千两银子呢。”
“这些首饰,可真是好看,尤其衬姑娘的肤色。”
“这些衣裳也是,以前三位姑娘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偶有不一样的也多是常服,不像这几件——苏绣月华锦衫、烟云蝴蝶裙、银纹绣百蝶度花裙,还有这几件大衣裳,衬得姑娘越发大气好看了。”
探春听她们越说越兴奋,好笑地打断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屋里来了俩刚进城的呢。”
翠墨吐吐舌头:“这不是没别人我和侍书姐姐才说说,在外边断不会给姑娘丢人的。”
侍书也道:“况且这些衣裳首饰真不是哪家闺秀都能有的,就是赞叹两句别人羡慕还来不及,谁会笑话呢?连太太都说银子没白花,比她库里的时新多了。”
探春叹了口气,也把盒中的首饰一件件看过去:“照你们方才所说,岂不是光我们五个人就花了五千两?琏二嫂子不会比我们少,大嫂子那里,太太不会委屈了她,定会折算成别的给她,再加上宝他们,太太还真是大手笔。你们说得没错,这种待遇只怕只在那些家中只有一两个孩子的人家才会有。纵然是传承世家,又有几个拿得出这么多银钱给小辈折腾呢?”
侍书和翠墨对视一眼,咋舌道:“刚才说一千两还不觉得,这加起来一算,今年府里给姑娘们和爷们过年花的钱就有一万两了么?”
“还都是太太的私库,太太可真是太疼姑娘们了。”
探春挑中了一个金镶的蝴蝶步摇并一个白扭丝的手镯戴上,新做的首饰总要戴出去给人看看,也是给杨郁离长脸面。其实这些日子出门她已经觉出自己的衣裳首饰不太够用了,有了这些,过年期间再出门总算无需再为这件事烦心。
黛这边,宝比谁都忙:“妹妹戴什么都好看,不如今儿个先戴这个点翠的簪子?这个珠花儿也不错,还有这个手串,跟妹妹这件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锦衣搭在一起最合适了。”
紫鹃听得直笑,黛见他这样兴头,也不搭理他,等他全都品评完了,方道:“我们每个人的都不同,你不去二姐姐她们那里瞧瞧?她们住在一处,可有的你看了。”
果然,宝心动了:“不如妹妹和我同去?”
黛白他一眼:“同去干什么?自己的不嫌够,再要点别人的?”
说着跟紫鹃努下嘴:“收起来吧,左右不过这些东西。”
想起幼时曾好奇地翻弄过母亲的首饰匣子,不由伤怀,摆摆手道:“你快走吧,我累了,正要歇一歇。”
宝因惦记着去三春那里,没有发现黛的异状,顺势拔腿走了。到了荣禧堂,先去正房和杨郁离黏糊了一会儿才到了后面的抱厦里。
别人的年纪毕竟大些,就是喜欢,也只是赏玩,惜春却是年纪小,性情活泼,非要挨件的试了。所幸跟着她的丫头年纪也都不大,对这些东西也喜欢,乐得看惜春穿戴给她们看,正叽叽喳喳说笑不停呢。
宝进去品评了一番,发现惜春的东西偏幼龄一些,大多小巧可爱,但一看便价值不菲。有宝在旁夸奖着,惜春更欢实了。
相对她们,迎春却是有些愁容惨淡。这两天邢夫人都没有给她好脸色,说得话也是不阴不阳的。无非是说他们兄妹三人都拣了高枝儿站,一个个穿金戴银好不威风。迎春虽不太懂世情,却也隐约明白,邢夫人更多的还是冲着凤姐儿去的,谁不知道凤姐儿因着管家,杨郁离奖励她最多,比邢夫人这个当婆婆的风光多了。
迎春看着匣子中的首饰,拿起一个包金镶宝的镯子,犹豫了下还是放下了。
“这是婶娘特意给我做的,若知道我拿去孝敬嫡母,只怕会寒心。再者,若是太太认为我这么做让她没面子,就更糟糕了。”
算了,左右不过几天冷脸,又不是没有受过。
薛姨妈也没有想到杨郁离会有这么大的手笔,看着给宝钗送来的东西,叹道:“我先前还听说你姨妈家里现在不大行了,可如今看来……”
宝钗挑了个镯子戴上,“莺儿,把剩下的收起来,回头过年戴。”
又对薛姨妈说:“她们这样人家的底蕴岂是寻常人家能猜度的?再者,这两年姨妈得了老神仙的青眼,只怕不比从前呢。”
薛蟠回来后听说了,专门找来看了两眼:“也不怎么样嘛,能值一千两银子?”
薛姨妈呼他一脑袋,宝钗忍不住笑道:“这都是我自己挑的样子,哥哥是笑话我眼光不好?”
薛蟠忙道:“怎么会?当然是哥哥我没见识。”
又嘿嘿笑道:“妹妹如今也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我回头再去给妹妹弄些好的。”
宝钗又好气又好笑:“你省省吧,姨妈给的这些就足够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对这些也就一般。不过是在别人家住着,总不好不合群。你还是想法子把这些银子还回去吧。”
薛蟠道:“这倒是,咱们家还不惜得占这点便宜。”
薛姨妈又是叹气:“你这话可不兴出去说,这本是你姨妈一番好意,叫你一说成了什么?”
心内却是叹息,怪不得杨郁离看不上薛蟠。但自己到底只有这一个儿子,说了一句就不忍责备。
这个年贾府过得宽裕祥和,主子下人人人高兴,族人也都跟着受益,就连周、赵两人都多得了两件衣裳、首饰。杨郁离可怜周姨娘这些年过得不易,人又老实,赏了银子让娘家人接家里去住了几日。赵姨娘知道了跑来求,杨郁离摆摆手也就同意了。
赵姨娘这些日子老实不少,不说探春,就是贾环也日益意识到自己的生母是有多么的粗鄙,因此面上虽不大反驳她,心里却对她说的话不以为意,不过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至于杀手锏贾政,赵姨娘虽还是能小意哄住贾政,可杨郁离又不是王夫人,根本就不把贾政放在眼里。一系列的事情下来,贾政自己在杨郁离跟前都没了底气。赵姨娘见大势已去,且宝有的贾环基本也都有,底下的管事、小子们对着贾环比以前恭敬了不少,也就不太妖了。
过年间戏酒不断,换做往年,贾母因为劳累,总不能尽兴。自打吃了仙药,精神一日好过一日,以前推了的宴席今年倒是参加了几次,那些太妃太夫人见着贾母的模样,不由都是歆羡。如此一来,原先与贾府没有什么走动的人家也来凑近乎了。
杨郁离自是记得书中所描写的过年过元宵场面,今年虽还未有元春封妃的喜事,宝琴、岫烟等人也未来,但热闹的程度却不遑多让。尤其众人均得了好处,大多是真心的来凑热闹,以往的违心奉承少了许多。
再说凤姐,因手面大方,各种事情料理起来也顺利许多,席面更是没得说,因此得了不少夸奖。又有杨郁离给她封了两千两银子的红封,整日穿着杨郁离赏她的华贵衣裳,来往应酬间红光满面意气风发。
都快出了正月,贾府的热闹气氛还未散尽,待这一日贾政身边的小厮往家里来报信,说是升了通政使司副使,喜气险些掀翻了天。贾政当了几十年的员外郎,眼瞅着升迁无望,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生生升了一个品级。细想其中原因,不难判断是沾了老神仙的光。于是,杨郁离在贾府的地位更是超然。
小说推荐:《我在现代留过学》《大将》《死灵法师在末世疯狂屯兵》《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泰昌大明》《洛杉矶之狼》《守寡后我重生了》《无限旅游团》《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